首页 > 快讯 > 正文

全球观焦点:“把最后一口水,留给新人!”

2023-02-23 16:03:32 来源:人民日报

九月入驻,二月撤离


【资料图】

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公安局

红土坡森林派出所

又被称为 " 候鸟派出所 "

40 年来

民警 " 背着派出所 " 去守山

始终驻守在凶险未知的

哀牢山秘境中

" 跌入山箐前面就是悬崖 "

" 盖着发霉的被子睡半月 "

他们守护着迁徙路上的上万只野生鸟类

近日

随着最后一批候鸟的通过

他们又要 " 迁徙 " 了

民警在山林间巡逻(资料图)

" 候鸟派出所 " 成立时

大中山还叫 " 打雀山 "

作为上万鸟类迁徙的中转驿站

尚未划入自然保护区的大中山

非法捕猎一度盛行

家住马街镇唐家村委会中山村的

陶发清回忆

" 每年鸟经过‘打雀山’

村里的人都会打鸟

后来鸟叫声几乎都听不见了 "

鸟飞林空

不仅无鸟可打

被破坏的生态

还持续危及其他动植物的生存

长期 " 靠山吃山 " 的村民们

望着逐渐寂静下去的山林

萌生出最原始的生态保护观念

民警在山林间巡逻(资料图)

红土坡森林派出所

作为一所 " 季节性 " 派出所

一开始便是为了保护候鸟而建

自 1984 年起

人员不定、路线不定、时间不定

民警开始进山护鸟

不通物资,不通水,不通电话

成为派出所工作的日常

派出所成立的时候

民警只能住在帐篷里

" 晒到脱皮冻到龟裂 "" 晚上能听到熊叫 "

直到 2010 年前后

派出所才在山脚盖起了小房子

可即便如此

守山依然不易

" 最难熬的是冬天,被子几乎没干过 "

南华县公安局民警刘雁说

" 执勤的时候

走着走着就和同伴走散了

整片大山只有我自己一个人

那种感觉,没法形容 "

满山无人的孤独感让人心慌

只有漫山遍野叽叽喳喳的鸟叫声

才能短暂地赶走民警们的孤单

民警在山林间巡逻(资料图)

林区地势陡峭

盗猎者藏身其中

甚至还会有人放哨

打击工作危险重重

" 夜里我们追击非法猎捕者

是不能出声音、打手电的

有一次

我们夜晚看到远处有火堆

走过一条箐时

我没踩稳就摔下去了

前面的队友都没注意到我

怕影响抓捕,我也不敢出声

后面等天亮醒来的时候

才发现再往前一点就是悬崖 "

回忆抓捕经历

民警杨正强依然心有余悸

每当撤离山林

民警们总将日常生活垃圾打包

" 身影留下,痕迹带走 "

随着林区生态逐渐变好

" 候鸟派出所 " 也在守护中逐渐撤离

派出所的驻扎点

从最初的林区中心地段

慢慢向外围撤离

逐步退出大中山脉

守护着候鸟的民警们(资料图)

每次进山前

老民警们会逐一检查

年轻队员们的背包

用他们的话来说

" 不是不信任年轻人

而是要对他们负责 "

在队伍出发前

民警们会再次强调

一个不成文的规定

那就是 " 把最后一口水留给新人 "

民警手上的老茧(资料图)

每次进山

危险不可预知

老民警会交代新民警

所有水壶里的水不能全部喝完

要留下一口 " 保命水 "

而一旦危险发生

所有的 " 保命水 " 要留给

有充足体力能返回的年轻人

就是这样一个 " 朴素 "

却又震撼人心的 " 规定 "

一直在派出所里传承

民警在山林间巡逻(资料图)

追着山林跑

守着万鸟来

8 人的队伍

有 6 人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

他们正在把这片林海

完完整整地还给大山

" 打鸟 " 陋习渐渐被革除

" 打雀山 " 变成了 " 护鸟山 "

到了相应的季节

鸟甚至能贴着头顶飞

如今

陶发清再走进林间时

四处都是婉转动听的鸟鸣

" 就像大自然的歌声 "

夕阳下,守护着候鸟的民警们(资料图)

为守护候鸟的民警们

点赞!

来源: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(杨文明、徐雷鹏),综合:新华网云南频道、云南省公安厅新闻办公室

关键词: 南华县公安局 森林派出所 新闻办公室

本文来源: 人民日报


上一篇:
下一篇:

为您推荐
推荐阅读

资讯

行业

服务

人才